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

碎建築 The Shard of London




原載於TA 臺灣建築報導雜誌 2013 三月號

從去年現場聽Renzo Piano講Shard, 再到今年為了準備這篇文章中間聽了很多他的訪談。
除了發現Renzo很愛同一款式顏色的毛衣(淺灰藍,真的,不同時候的錄影都有這件),
還發現英國近幾年完成的摩天大廈,居然都是在工黨當權下的地方政府所准許。
以往左派注重平價國宅建設的工黨,在90年代後期逐漸有向政治天平中傾的趨勢。
2000年當選的倫敦市長李文斯頓(Ken Livingstone)過去雖然身為超級大左派,
在80年代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Coin Street 庇護當地居民,讓他們以超低價格取得土地權,
硬是不讓Richard Rogers的(右派)辦公/住宅/商業開發案通過。事過境遷20多年後,
同樣混合性的開發案,更高,更 ‘右派’的Shard (設計者還是Rogers的好朋友)聳立在倫敦橋車站旁,下了台的市長轉成笑臉,自豪地說倫敦奧運還有Shard都是他任內最引以為傲的成就。

政治立場與建築立場相互影響。在最好的時間作最好的決定比建築面貌或政治立場來說都重要的很。 我在想,若是時間點顛倒, Coin Street Regeneration 發生在現在,Shard 發生在80年代,會有什麼樣的影響,會帶給當時社會什麼樣的挑戰?

延伸閱讀:Coin Street Regeneration (可茵街更新)連接這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